0571-86011706

爱国古诗词

作者: 2023-03-16 09:21 来源:温州编辑
收藏

(第 1 句)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摘自贯休的《献钱尚父》

 

 

钱尚父即钱缪,吴越开国者,所以贯休这首诗是写给他的谒见诗,同时也证明贯休经历了唐和五代两个时期。

 

 

在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个典故,当时钱缪觉得“十四州”不够霸气,命贯休改为“四十州”。

 

 

贯休生气了,随口答道:“州难添,诗亦难改。我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

 

 

说罢拂袖而去,作为一个诗曾,贯休还是很有文人的气节和风骨的。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写出如此豪放之诗句。

 

 

(第 2 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摘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作为盛唐时期最重要的边塞诗人之一,王昌龄曾有过一段弃笔从戎的经历。

 

 

26岁出游天下后,王昌龄赴长安,稀里糊涂地参加了一次科举,毫不意外地落了榜。

 

 

本就心高气傲的他,决定前往边塞游历,于是赴河陇,出玉门,在茫茫大漠中写出了很多经典诗篇。

 

 

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以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 3 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摘自辛弃疾的《破阵子》

 

 

辛弃疾这首词作于闲居江西上饶之时,因为“归正人”的身份,他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所以想起心中的未竟之志,总是闷闷不乐。

 

 

原本,他是志在收复中原失地的,也曾率领50士兵,勇闯敌军万人大营,并生擒了叛徒张安国。

 

 

这是何等的勇猛。

 

 

奈何现实生生把他逼成了一个文人,很多时候都只能靠写诗写词聊以度日。

 

 

所以辛弃疾是难得一见的文武全才,一手握笔,一手持刀,文可指点江山,武可纵横沙场。

 

 

(第 4 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摘自岳飞的《满江红》

 

 

说起文武全才,自然少不了岳飞,他笔下这首词,素有“一词压两宋”之美誉。

 

 

而岳飞的光荣事迹,自不必多说,可谓人人皆知。

 

 

如果不是风波亭遭奸臣秦桧诬陷,南宋或许就不会那么早灭亡。

 

 

但历史没有假设,历史只能给后人提醒: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 5 句)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摘自陆游的《金错刀行》

 

 

同样,陆游也是“主战派”,虽然他缺乏实战经验,但一生习剑40载,还有射虎的经历,当也是骁勇善战。

 

 

遗憾的是,朝廷一味求和,无意收复失地,所以陆游这一生和辛弃疾一样,郁郁而不得志。

 

 

临终前,陆游还在叮嘱自己的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从种种迹象来看,南宋的灭亡是必然,朝廷缺乏一种“亮剑”精神,大多数官员都贪恋江南美景,不想失去荣华富贵,所以根本就无意起兵。

 

 

任大好河山遭金人践踏。

 

 

(第 6 句)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摘自戚继光的《韬钤深处》

 

 

作这首诗时,戚继光才19岁,蒙祖荫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当时很多人怀疑他的能力。

 

 

但戚继光用一生的经历证明了,当官并不是他的梦想,他只是想把倭寇赶回老家。

 

 

最重要的是,戚继光是真正的常胜将军,生平未尝败绩,但是张居正病逝后,他却被自己的同僚弹劾罢官。

 

 

所以明朝末年能被倭寇和北方鞑子欺负,也是难以避免的事。

 

 

大多数官员都缺乏戚继光这样的刚毅和决心,一味地苟且偷生,只能换来王朝的覆灭。

 

 

(第 7 句)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出自戴叔伦的《塞上曲》

 

 

戴叔伦这首边塞诗,豪迈而又悲壮,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苍凉。

 

 

释义: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荡,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向戴叔伦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致敬,每个时代都需要孤胆英雄。

 

 

(第 8 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摘自李贺的《南园十三首》

 

 

李贺这一生短暂而又悲凉,27岁英年早逝,过得凄凄苦苦。

 

 

早年参加科举,因讳其父名“晋肃”而不得举进士。

 

 

尽管如此,李贺心中依然装着家国天下的沙场梦,希望能一展抱负。

 

 

可见英雄不问出处。

 

 

就像李贺在诗中所写: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提刀跨剑,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

 

 

请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侯?

 

 

(第 9 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摘自王翰《凉州词二首》

 

 

王翰这首诗,触动了每个热血男儿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为千古绝唱。

 

 

大漠风沙狼烟起,号角争鸣摇旌旗。举杯不管身后事,枕戈待旦为杀敌。

 

 

人不犯我君不犯,人若犯我绝不依。一生热血为苍生,剑破五洲斩蛮夷。

姓名:
电话:
提交需求
  • 品牌简介
  • 精品项目
  • 课程中心
  • 线上课堂
  • 留学服务
  • 校区地图
您想学习哪门课程
    您的目标分数
      您的学习周期
      • 一个月
      • 三个月
      • 六个月
      • 六个月以上
      获取报价

      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您报价结果

      热门活动

      注册/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登录

      +86

      收不到验证码?

      知道了

      找回密码

      +86
      获取验证码
      下一步

      重新设置密码

      为您的账号设置一个新密码

      保存新密码

      密码重置成功

      请妥善保存您的密码
      立即登录

      为了确保您的帐号安全

      请勿将帐号信息提供给他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