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86011706

航天工程大学

作者: 2023-03-28 09:47 来源:温州编辑
收藏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Spa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是一所系统培养航天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是全军“双重”(重点院校、重点学科专业)院校、全军首批国防科技创新特区工作站设站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共建大学。 [1-2]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6月的国防科工委干部学校,先后经历七次更名,2017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以原装备学院为基础调整组建航天工程大学。 [3-4]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北京怀柔、昌平、沙河三个校区,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军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24个本科专业;拥有200余名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2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办学条件

编辑 播报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开设24个本科专业。 [2] 
本科专业设置
飞行器动力工程
武器发射工程
武器系统与工程
雷达工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航天装备工程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运筹与任务规划
信息安全
预警探测
作战环境工程
导航工程
侦察情报
遥感科学与技术
测控工程
通信工程
信息对抗技术
参考资料: [2]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拥有200余名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2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有40余人获何梁何利奖、中国航天基金奖、中国科协“求是奖”,5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 
国家级教学名师:洪延姬 [7] 
全国优秀教师:孙华燕 [24]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张雅声 [23] 
军队科技领军人才:洪延姬 [7] 
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孙华燕 [24] 
军队青年科技英才:胡敏 [19]  、丰松江 [20]  、任元 [21] 
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孙华燕 [24]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孙华燕 [24]  等
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任元 [21]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军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 [2]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信息与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军队指挥学 [10]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系统科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军队指挥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装备学、军事训练学 [10] 
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军队政治工作、军事装备 [10]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管理 [10]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建设有多门全军军事职业教育优质微课。 [19]  [28] 
全军军事职业教育优质微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源体制》 [19]  等
  •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先后获国家级和军队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 [2] 
教学成果奖(部分)
项目名称
获奖人
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
洪延姬、胡敏
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
刘邦春
军队教学成果二等奖
赵海燕
军队院校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
胡长德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
赵海燕
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视频公开课一等奖
胡长德
全军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
赵海燕
参考资料: [7]  [19]  [25-27]   
 

学术研究

编辑 播报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军队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创新特区创新工作站,建有航天模拟训练中心、宇航科技创新中心、深空探测组网天线阵列、新技术试验卫星测运控与综合应用大平台、航天测控站、国家核高基集成技术攻关基地等一批重点专业实验室。 [2]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7]  、复杂电子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 [29] 
国防科技创新特区创新工作站:国防科技创新特区空间信息技术创新工作站 [31]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先后承担千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重点航天装备型号研制等任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获国家级、军队级科技成果奖460余项,申报知识产权500余项。 [2] 
中国专利优秀奖:一种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 [22] 
出版专著:《军人心理训练新论》 [25] 
学术论文(部分)
题目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面向不等差错保护的低误码平台LT编码算法
宋鑫、倪淑燕、张喆、廖育荣、雷拓峰
通信学报
2022年6月21日
基于先验知识的多功能雷达智能干扰决策方法
朱霸坤、朱卫纲、李伟、杨莹、高天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2年4月6日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的实验研究
黄龙呈、叶继飞、王殿恺、郑永赞
含能材料
2022年1月20日
基于RLS的二次加权相关时延估计算法
徐菁、倪淑燕、廖育荣
电讯技术
2021年12月20日
基于TLE的Starlink星座第一阶段部署情况分析
薛文、胡敏、阮永井、云朝明、孙天宇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21年12月14日
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资源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
刘文文、熊伟、韩驰、骆骁
无线电工程
2021年9月14日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算法的精密授时精度研究
史增凯、马祥泰、钱昭勇、胡彦逢、董绪荣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1年9月7日
涡旋光束制备及其在惯性测量领域的研究进展
王琛、任元、吴昊、邱松、刘通、刘政良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年2月24日
参考资料: [11-18]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装备学院学报》为总装备部装备学院主管的综合性军事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军事装备学领域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中国国内外军事装备、军事航天及军事信息学科的前沿和最新进展;设有装备指挥与装备管理、军事航天与航天工程、电子信息装备与信息工程、装备试验与装备运用、基础理论与方法等栏目;该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科学文摘(INSPEC)》《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数据库收录;该刊在2004年被评定为军事学核心期刊,2006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6、2008、2010年连续三次荣获国家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姓名:
电话:
提交需求
  • 品牌简介
  • 精品项目
  • 课程中心
  • 线上课堂
  • 留学服务
  • 校区地图
您想学习哪门课程
    您的目标分数
      您的学习周期
      • 一个月
      • 三个月
      • 六个月
      • 六个月以上
      获取报价

      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您报价结果

      热门活动

      注册/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登录

      +86

      收不到验证码?

      知道了

      找回密码

      +86
      获取验证码
      下一步

      重新设置密码

      为您的账号设置一个新密码

      保存新密码

      密码重置成功

      请妥善保存您的密码
      立即登录

      为了确保您的帐号安全

      请勿将帐号信息提供给他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