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52年,上海华东军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印刷管理处开始筹建上海印刷学校。
1953年3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办时兆报馆,作为上海印刷学校的实习工场;5月,成立上海印刷学校筹备委员会;10月,上海印刷学校正式成立,中国第一所印刷学校正式成立;11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通知上海印刷学校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出版总署直属机构,委托华东行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代管。
1954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机构合并,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管理上海印刷学校。
1957年5月,文化部发函高等教育部,上海印刷学校正式改为中等技术学校(中专)。
1958年9月,上海市出版局党组决定将新闻出版职工子弟高级中学与上海印刷学校合并,定名为上海印刷学校分校,同年,海军船舶设计学校一个班及音乐舞蹈学校部分学生也并入学校。
1959年7月,上海出版学校的行政系统由上海市出版局直接领导。
1960年,试办第一期大专班,生源由在校生中挑选 [13] 。
1962年,上海出版学校正式并人上海印刷学校。
1965年4月10日,上海市印刷学校交由文化部直接领导。
“文革”期间,全体教工下放劳动,校舍被其他工厂企业占用学校停办。
1978年1月10日,中共上海市出版局委员会发文提出恢复上海印刷学校,成立恢复上海印刷学校筹备领导小组;11月16日,上海印刷学校复办。 [1-2]
校园环境
1987年12月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函新闻出版署,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成立;秋季招收首届印刷专业、制版专业、出版专业、美术设计专业的大专生。
1990年7月,在中意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意印刷培训中心正式成立。 [1]
1991年,“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改名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5月,学校实行属地化管理,学校隶属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
2003年4月8日,新闻出版总署复函上海市教委,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
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2010年,学校被列为国家100所骨干建设高职院校单位之一。
2015年,学校通过教育部和财政部两部委验收并获得“优秀”等级。 [1-2]
2020年11月,学校发起成立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盟长三角地区分联盟。
2022年10月,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教育评价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14]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6个系、2个教学部,专科专业(方向)35个。
[1]
系部
|
专业
|
印刷包装工程系
|
印刷媒体技术、图文信息处理、数字印刷技术、包装工程技术、包装策划与设
|
印刷设备工程系
|
计算机信息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印刷设备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印刷设备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
出版与传播系
|
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出版商务、数字出版、广告设计与制作、会展策划与管理
|
艺术设计系
|
艺术设计、影视动画、数字媒体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影视动画
|
文化管理系
|
会计、文化市场经营管理、艺术设计、出版商务
|
影视艺术系
|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影视编导、戏剧影视表演、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多媒体技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