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上半年次
|
下半年次
|
---|---|---|
2017年
|
2017年6月17日
|
2017年12月16日
|
2018年
|
2018年6月16日
|
2018年12月15日
|
2019年
|
2019年6月15日
|
2019年12月14日
|
2020年
|
2020年7月11日、9月19日
(因疫情原因,分两次延考)
|
2020年12月12日
|
2021年
|
2021年6月12日
|
2021年12月18日
|
2022年
|
2022年12月10日
|
|
2023年
|
2023年6月17日
|
|
参考资料: [3-8] [18] [22]
|
考核部分
|
考核要求
|
考核技能
|
---|---|---|
听力理解
|
要求考生能听懂语速较慢的短篇英语广播;
能听懂就熟悉话题展开的多话轮简单英语会话;
能听懂语速较慢、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讲话和报道;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策略帮助理解;
听力材料的语速为每分钟120-140词
|
A.理解明示的信息
01 理解主旨大意
02 听懂重要信息或特定的细节
03 理解说话人明确表达的观点、态度等
B.理解隐含的信息
04 推论隐含的意义
05 判断话语的交际功能
06 推断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
C.运用语言特征理解听力材料
07 辨别语音特征(如从连续的话语中辨别语音、理解重音和语调等)
08 理解句间关系(如因果、比较、条件等)
D.运用听力策略
09 运用合适的听力策略帮助理解
|
阅读理解
|
要求考生能读懂题材熟悉、语言难度较低的英语报刊文章和其他英语材料;
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英语材料;
能运用基本的阅读策略帮助理解;
仔细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快速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
|
A.理解明示的信息
01 理解主旨大意
02 理解细节信息
03 理解作者明确表达的观点、态度等
B.理解隐含的信息
04 概括主旨大意
05 推论隐含的意义
06 判断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C.运用语言特征理解文章
07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和短语的意思
08 理解句间关系(如因果、比较、条件等)
09 运用词汇及语法衔接手段理解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D.运用阅读策略
10 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帮助理解
|
写作
|
要求考生能用英语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
能描述简单的图表和图画;
能就熟悉的主题发表个人观点;
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能根据提纲、图表或图画等提示信息作简短的讨论、解释和说明;
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基本完整,用词较为恰当,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能运用基本的写作策略;
能在半小时内写出不少于120词的短文
|
A.思想表达
01 表达中心思想
02 表达重要或特定的信息
03 表达观点、态度等
B.篇章组织
04 围绕所给的题目叙述、议论或描述,重点突出
05 连贯地组句成段,组段成篇
C.语言运用
06 运用恰当的词汇
07 运用正确的语法
08 运用合适的句子结构
09 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
10 运用衔接手段表达句间关系(如对比、原因、结果、程度、目的等)
D.运用写作策略
11 运用合适的写作策略帮助表达
|
翻译
|
要求考生能将题材熟悉、语言难度较低的汉语段落译成英语;
段落的内容涉及中国的文化、历史及社会发展;
译文基本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语句通顺,句式和用词较为恰当;
能运用基本的翻译策略;
能在半小时内将长度为140-160个汉字的段落译成英语
|
A.将句子层面的汉语信息转换成英语
01 用合适的英语词汇准确表达汉语词汇的意思
02 用符合英语规范和表达习惯的句型准确表达汉语句子的含义
B.将语篇层面的汉语信息转换成英语
03 用英语准确、完整地表达汉语段落的信息
04 译文结构清晰,语篇连贯,语言通顺
C.运用翻译策略
05 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帮助表达
|
口头表达
|
要求考生能用英语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短但多话轮的交谈;
能对一般性事件和现象进行简单的叙述或描述;
经准备后能就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
语言表达较清楚,语音、语调和语法基本正确;
能运用基本的口头表达与交流的策略
|
A.口头阐述
01 陈述事实、理由、观点等
02 描述人物、事件、现象等
B.口头互动
03 交换意见、交流情感和观点等
04 争辩、解释、比较、论证等
C.运用口头交际策略
05 运用合适的口头表达与交流的策略帮助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