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是长江大学下设26个二级教学学院之一,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后随学校多次搬迁,在大庆、荆州等地办学。1978年成立江汉石油学院勘探系开始本科招生。2003年成立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设有石油系、地质系、地理信息系3个教学系,以及沉积盆地、数字油田等2个科学研究中心。具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授权点3个、硕士授权点8个。设有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3个本科专业。 [1]
业设置
截至2022年6月,学院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开设“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班”、“湖北省支柱产业人才计划班”2个创新实验班和“中俄能源班”1个国际联合培养实验班。 [4]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34人,其中专任教师111人、具有博士学位101人、教授30人、副教授40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73人。拥有“双聘院士”1人,湖北省特聘专家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主讲教授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专家5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创新群体2个,湖北省杰青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湖北省楚天学子7人,学校长江人才计划入选17人。 [1]
双聘院士:邓运华 [5]
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4]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4]
教学建设
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4]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 [4]
国家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1]
湖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学 [4]
湖北省优势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 [1]
湖北省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 [1]
教育部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卓越计划”和湖北省“英才计划”实施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1]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地质学 [1]
学院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和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计划,是湖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1]
学院拥有“沉积岩石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等3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江汉油田实习基地)和湖北省石油勘探开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在河北秦皇岛、湖北松滋、大冶和通山设有4个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等建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实践基地。近年来,学院教师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高等院校规划教材6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
学院现有教职工134人,其中专任教师111人、具有博士学位101人、教授30人、副教授40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7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