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题
1第一国际[华中农大2017年研]
答: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是指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上的领袖。由于会名太长,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单词“国际”,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在《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欧洲爆发了规模浩大的1848~1849年革命。革命从意大利开始,随即发展到法国。在法国革命影响下,德意志各邦也爆发了革命运动。这次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任务主要是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不得不暂时联合无产阶级共同斗争,从而使革命打上了无产阶级的印记。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共产主义者同盟积极投身革命,通过创办《新莱茵报》为无产阶级提供革命指导,恩格斯还直接参加了武装起义。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流亡英国,总结革命经验,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在马克思指导下,第一国际大力支援各国的工人运动,支持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影响日益扩大。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这场革命是在法国同普鲁士之间发生战争、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激化的情况下爆发的。
2经济全球化[内蒙古农大2019年研;暨南大学2018年研;汕头大学2017年研;广西民大2017年研;苏州大学2016年研;浙江理工2016年研;沈阳工大2014年研;江西理工2014年研;华中农大2014年研]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萌芽。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表现在: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3社会主义民主[湖南农大2016年研;宁波大学2013年研;中财2013年研;南京大学2009年研]
答:社会主义民主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人民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权、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的民主形式。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存在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它要求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
4共产主义[昆明理工2017年研;汕头大学2017年研;中财2016年研;北邮2007年研]
答: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信仰或者社会形态,是指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坚持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压迫、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基本特征是: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5意识形态[广西民大2017年研]
答: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意识形态有以下基本特征:①现实性。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并不是纯粹空洞的东西。它有指向性,总是指向现实。②总体性。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艺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③阶级性。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功能,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由于其利益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意识形态。④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它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它是相对独立的。⑤依赖性。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的,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