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2023年的教师节是我国的第三十九个教师节,而早在古代,人们就把老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敬仰。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浸润在在华夏子孙血脉中,在时光的长河之下,绵延至今。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一本《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成就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
《道德经》在西方世界被视为至宝,成为除《圣经》之外世界销量第二大书籍,是公认最智慧最古老的学问。
即使老子有如此高的成就,他对自己的老师也始终非常尊重,谨遵老师的教诲。
一日,老子跟自己的老师常摐交谈。
常摐问:“回到故乡要下车步行,你知道为什么吗?”
老子回答说:“这不是说要不忘故旧的意思吗?"
常摐点头表示同意。
又问:“遇到高大的树木要鞠躬紧走,这又为什么吗?”
老子说:“这是要尊敬年长贤者呀。”
常摐点头,然后张开嘴问:“舌头还在,牙齿不在了,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老子回答“舌头还在,是因为它是柔软的,牙齿没有了,因为它是坚强刚硬的。”
常摐很满意地点点头,常摐告诫老子,任何时候都要“不忘故旧,尊敬贤长,保持适度柔弱”,这个故事也被后人称为“舌齿之教”。
老子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跟他尊师重道、尊重贤能、以众人之长为师息息相关。师者,不仅传授文化知识,更是学生人生路上道德精神的培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