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毅(1912年—1948年1月28日),日本鹿儿岛人,侵华日军丙级战犯,日军下级军官。1937年在攻占南京前后,与向井敏明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杀人比赛,野田毅使用军刀野蛮地砍杀了中国军民105人。1947年野田毅与向井敏明被中国盟军逮捕,被押到南京军事法庭受审。12月18日,庭长石美瑜宣判野田毅和向井敏明犯有杀人罪和违反战争罪判处死刑。1948年1月28日,野田毅及向井敏明被押往雨花台刑场执行死刑。
松井石根
松井石根(1878年7月27日—1948年12月23日),日本陆军大将,皇道派将领,甲级战犯,驻扎中国30年的中国通,大亚细亚主义鼓吹者,南京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1878年7月27日出生在日本名古屋市,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期间参加了日俄战争。二·二六事变后在整肃中退出现役,上海事变爆发后,作为攻坚战专家重新服现役,担任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后改任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他在1937年指挥5个师团的日本“华中支那派遣军”突破70个中国师顽强防守的塞克特防线,顺势攻陷当时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并纵容部下展开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抗议。1945年被盟军逮捕,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甲级战犯判处绞刑,12月23日零时在东京巢鸭监狱伏法。
谷寿夫
谷寿夫(1882年12月23日—1947年4月26日),男,大和族,日本冈山县人,日本陆军中将,侵华日军乙级战犯,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曾参加日俄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派往中国,在华北他就纵容部队烧杀劫掠。淞沪会战期间率军绕道杭州湾登陆。1937年12月12日率所部由中华门侵入南京,并伙同第16师团、18师团、114师团等制造了南京大屠杀。1947年2月6日在南京军事法庭公审,3月10日法庭宣判处死刑,谷寿夫不服,提出上诉。1947年4月25日蒋介石批示维持原判,4月26日在南京雨花台被依法枪决,终年64岁。
田中军吉
田中军吉(1905年3月19日 —1948年1月28日)男,日本东京人,于1937年至1938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南京挥刀斩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从中华门到水西门,据称杀遍南京城,斩首300余。有一幅著名的历史照片,一个头戴军帽,身穿白衬衫的日本军官,正举刀向跪在地上的中国青年砍杀。此人,就是田中军吉。山中峰太郎所写之《皇兵》一书详细记载了其杀人经过,后由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引渡回中国审判,1948年1月28日被执行枪决。
野田毅
野田毅(1912年—1948年1月28日),日本鹿儿岛人,侵华日军丙级战犯,日军下级军官。1937年在攻占南京前后,与向井敏明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杀人比赛,野田毅使用军刀野蛮地砍杀了中国军民105人。1947年野田毅与向井敏明被中国盟军逮捕,被押到南京军事法庭受审。12月18日,庭长石美瑜宣判野田毅和向井敏明犯有杀人罪和违反战争罪判处死刑。1948年1月28日,野田毅及向井敏明被押往雨花台刑场执行死刑。
野田毅 (Noda Tsuyoshi,日文:のだつよし,有资料称野田岩,1912—1948年),日本鹿儿岛人。
1937年11月,在侵华日军由淞沪战场向南京进军的途中,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第九联队第三大队少尉副官野田毅,突发奇想,向同在在日军第十六师团第九联队第三大队任职的另一名少尉军官向井敏明提出进行灭绝人性的“砍杀百人大竞赛”,以谁先杀满"100个中国人"为胜利,奖品为一瓶“葡萄酒”。
《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的《每日新闻》),连续刊登该报四名随军记者浅海、光本、安田、铃木分别从中国江苏省常州、丹阳、句容、南京等地发回的现场报道,详细报道了此二人在无锡横林镇、常州车站、丹阳奔牛镇、吕城镇、陵口镇、句容县城、南京紫金山等地刀劈百余人的经过。这些报道不仅仅时间、地点明确,杀人过程及数字清楚,而且同时还配发了照片。
《东京日日新闻》于1937年11月30日首次报道了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进行百人斩竞赛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