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2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全日制学生2540人。设有4个系部,有3个本科专业
2002年5月20日,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正式成立,任命朱志良为院长;7月16日,中共东北大学软件学院直属支部成立;9月28日,召开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成立庆典大会。
2003年3月25日,东北大学软件学院理事会成立;5月12日,学校出台《关于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若干意见》,推进学院发展;9月,学院通过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期评估。
2004年2月18日,学院成立软件工程研究所;3月1日,学院成立实验中心;7月24日,中共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委员会成立;11月6日,学院引进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系统开发(SSD)10门课程。
2005年5月23日,学院设置信息安全专业并开始招生,同年成立信息安全研究所;6月19日,学院被教育部、科技部批准为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
2006年5月,学院通过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评估。
2007年7月,学院全面实施“611”教学模式改革;9月28日,召开“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建院五周年庆典大会”;12月29日,软件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2008年5月7日,学院获批“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沈阳)基地”。
2009年1月20日,学院被评为国家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月,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月,软件工程专业获批辽宁省示范专业建设项目。
2010年1月,学院设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并开始招生;6月25日,与IBM合作成立“东北大学IBM联合创新研究院”。
2011年8月,学院获批建立“辽宁省云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月,软件工程专业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从201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软件工程获得“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特色工程领域”称号。
2012年8月,学院承办中国工程院高端论坛——2012“未来计算”论坛(FFC 2012);9月,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月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13年1月,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并列第23名;12月12日,学院党委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新一届党委委员。
2014年1月28日,软件工程专业在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3月,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辟人才培养“绿色通道”,实施“特色人才”培养。
2015年6月,学院领导班子换届调整,王兴伟任学院院长;7月,学院搬迁至东北大学浑南校区;9月,学院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成立软件工程系、信息安全系、数字媒体技术系。
2016年1月8日,软件工程专业获批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入选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11月,软件工程学科进入学校“高峰学科”建设行列。
2017年9月,学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获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支持;12月28日,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并列第九(A-),进入参评学科的前10%;12月,获批辽宁省软件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8年6月,软件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7月,学院领导班子调整,张斌任学院院长;8月,学院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成为东北大学第一个颁发双硕士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月30日,软件工程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专业。
2019年7月,学院领导班子调整,滕超任党委书记;12月,东北大学-东软集团“一带一路”国家国际软件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被国家留学基金委评为“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优秀项目。
2020年11月10日,信息安全专业入选辽宁省第三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2021年2月10日,信息安全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月30日,获批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2月6日,学院获批全国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